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政策,但并不是每个政策都能催生相关的投资主题。一般来说,有价值的投资主题得具备几个条件:第一,中央自上而下推动,具有战略意义。每年政府都会发布成干上万的政策文件,其中一定会有主次轻重,而最重要的大部分是中央自上而下推动,更有利于打破阻力,加快落地。举个例子,雄安新区、科创板都是中央自上而下推动的政策,落地速度不仅远超市场想象,甚至可能相关的地方政府和部门都没有想到。而一些只是地方一厢情愿的政策,可能落地起来就会慢一些,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某某地方要升格直辖市,某某地方要修跨海大桥,最后都被证明是传闻。第二,现实问题倒逼,现实中暴露的问题越多、越严重,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越强,这个政策就越可能加快落地,就像今年推出的科创板,包括交易所、券商等很多业内人士都没预期到,其背后的原因就是现实倒逼,像小米一样的优质独角兽企业大量被迫跑到香港、美国去上市了,再不改像咱们喜马拉雅这样的独角兽也只能去国外上市。第三,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很多人会对政策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但可能只是符合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政策往往也难以达成改革的共识,推进起来比较费劲。比如富人希望资本账户开放,以便转移资产或者海外投资,而对大部分人来说,并没有海外投资的需求,相反他们更希望人民币汇率稳定,购买力越强越好,所以我们的资本账户开放一直比较谨慎。
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对众多的政策主题进行了筛选,在这里我讲十个比较重要的政策性主题,每个主题我主要讲三方面内容,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重要,三是如何围绕这个主题做投资。
第一个主题是国企改革。这是个老生常谈的事儿了,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新国企改革拉开序幕,到2014年“四项改革”的初次试探,再到后来2015年“1+N”政策体系的形成,再到2016年十项试点的深化,直到最近的2018年3月“双百行动”政策的全面加速推进。从这一个全流程回顾可以发现,整个国企改革已经从顶层设计、政策细化、到目前加速推进,重要领域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新阶段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国企改革也从过去单纯的资产重组整合层面,深化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核心。混改,简单说就是国有企业引入民间资本。举几个例子:一是最典型的中国联通,我们都知道它是个垄断性国企,但首批混改试点后,联通先后引入了BATJ,也就是百度、阿里、腾讯和京东等14家战略投资者,并进行深度合作,结果公司的盈利大幅逆转提升,净利润增速从过去的负96%提升到第二年的正176%,而股价在这期间也翻了倍。二是近期中石油、中石化这两桶油混改升级,目前中国资源交通集团已与中石油签订了协议,取得了超过,840家加油站里面建设经营充电站的权利了。也就是说,混改之后,我们所熟悉的加油站以后可能不仅仅只提供加油服务了,它可以做更多。未来甚至可能搞些渠道销售,广告宣传等等。
混改是从2016年才开始有实质性进展的,后来又逐渐发酵。到2018年7月时,副总理刘鹤兼任了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也意味着混改正式提上了日程。而按照国务院印发的混改意见,国家是要分类、分层地推进国企混改,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和军工等这七大垄断性领域进行改革并试点。目前已经有三个批次50家试点企业了,而最新的第三批试点共有31家,其中10家央企、21家地方国企。央企这块,首次入围了军工和油气能源类企业,当时股市中很多相关股票比如航天动力、宏大爆破等受消息影响,都有直接涨停。而地方国企也是首次加入试点,范围涵盖了辽宁、黑龙江、浙江和湖南等地,打开了地方混改的巨大空间。
目前,各省份的混改进度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并且呈现不同的特色。具体的大家可以去查看各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这里我们仅举几个重要例子来说明下:一是上海,过去的国企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注入是第一阶段,现在的联合重组和股权激励是上海二次混改方向。二是广东,最大特色是产业投资基金推动,其中广州基金有数千亿的规模,先后与广州建筑、广州地铁、广州万宝集团和广州纺织集团这4家国企签署了“国企混改基金战略合作协议”。三是北京,主要是新能源、技术检测、建筑设计和文化创意这四大领域推动员工持股试点。其他的省份地区,混改的进度和特色都各不一样,在这就不再列举了。总体来说,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国企改革步伐较快;东北等地的政策力度较大是在补短板;而北京、山东等地逐渐形成了示范效应。跟随地方混改的进度和特色,提前布局,然后静待政策利好的释放,这样就能抓住这一块的投资机会了。
第二个主题是粤港澳大湾区。 这是个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加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等九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未来有望比肩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这三大湾区。 大湾区从推出之际就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之后事件催化剂不断。最初是在2017年3月时,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然后这个概念迅速升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到今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领导小组成立,韩正任组长,人才和资源也都已经到位。在政策不断支持和基础设施逐渐完备的背景下,预计大湾区建设将进一步加速。 投资机会上,有三条主线:一是粤港澳三地政府不断出台政策规划,推进连接三地的轨道交通建设,推动“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二是未来高新技术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将带动大湾区的产业科学划分,优化产业格局。三是大湾区人口密度不大,随着湾区建设,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大湾区,配合三地政府推出的各项居住福利政策,湾区房地产业会迎来较大发展机遇。 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有价值的政策主题得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中央自上而下推动,具有战略意义。第二,现实问题倒逼,现实中暴露的问题越多、越严重,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越强,这个政策就越可能加快落地。第三,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根据这些条件筛选,我讲十个比较重要的政策性主题,由于时间原因,这节课先讲了前2个:第一个主题是国企改革,要重点关注混改的进度和各地区的特色。第二个主题是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比肩纽约、旧金山等世界级城市群,未来建设将会提速。
第三个主题是军民融合。军民融合本质上是对军民领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的必然。我国军民融合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军转民和民参军两种模式。军转民就是指军用技术民用化,举个例子,现在几乎所有手机都搭载了GPS功能,但它其实最早来自于军用;还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冻干食品、压缩饼干、记忆枕头等等,背后都有军用技术的影子。而民参军就是指民营资本参与军工研发生产,它们在通过国军标等认证后,取得给军工配套的机会。以前从没听说过私人可以插足军队里的生意,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小到军用的服装手电筒、大到科研生产的武器装备,背后都可以有民营涉足。
2015年我们的习主席首次提出,要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年后的201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设立了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从而确立了管理核心。所以目前的军民融合建设还是政府起主导作用,其他的配合辅助,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创新主体,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是服务主体。我相信,未来这个领域还会有很多增量的配套改革出台,比如已经有很多人关注的院所改制等等,而这些改革政策都将有助于股市中军工企业的利润释放和估值提升。
在具体投资方面,有两条主线:一是国产化替代。首先军转民领域,民用市场大的军工高技术企业将享受到政策红利,商业航天和通用航空等高技术的重点领域会率先突破。其次民参军领域,民参军的军工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那些符合行业空间大、国产化占比低、但刚需强劲的板块最为受益,比如军用半导体、军用碳纤维和军用自动测试装备等等。二是央企龙头。符合“市场化程度高、核心资产占比高、最受益产业链业绩释放”这三个标准的龙头公司较好;而在未来院所改制时,航天、电科、中航系上市公司中,资产注入弹性大、可操作性强的股票较好。
第四个主题是特色小镇。2016年7月,发端于浙江的“特色小镇”正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路径,开始在全国推广。它是指在大城市周边或农村集聚区,以建镇或现有村庄为基础,逐步形成的一种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小镇。特色小镇的类型有很多,在这简单讲5个主要类型,一是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如北京古北水镇、茅台酿酒小镇、龙泉青瓷小镇等;二是城郊休闲型特色小镇,如安吉天使小镇、小汤山温泉小镇等;三是新兴产业型特色小镇,如余杭传感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其中云栖小镇就是以云计算为核心,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产业为主导;四是特色产业型特色小镇,如平阳宠物小镇等,五是金融创新型特色小镇,如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乌镇互联网小镇等。
相比于大家印象中的传统小城镇而言,这些特色小镇有4个特点:一是以市场化方式,将经营特色产业和人聚集过来,比如搞金融的、互联网的、专业加工的等等。二是地方远离大城市中心区。三是成本相对低廉,没有过高的房租和管理成本,是在低成本优势下形成产业集聚。四是十几年积累后形成一定规模,这种特色产业将辐射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为什么看好特色小镇?原因有两个。一是未来市场规模很大且较为明确。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宣称,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0个特色小镇,单个小镇投资规模平均50亿,市场规模近5万亿。而截至18年一季度,已建成403个,未来还有3万亿空间。二是各级政府都支持,政策红利不断。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发布特色小镇相关政策192个,其中,国家层面共发布27个、省级政策93个、市级政策72个;共有26个省市区发布了特色小镇相关政策,其中,浙江省最多,发布了25个。上下齐心合力,政策执行更容易贯通,不断的配套政策支持释放红利,会稳步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
这块的投资方向有3个:一是双创小镇,与智造、科技高度相关,这将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相对先进的沿海发达城市。二是大健康方面,如现代医疗医药、生物工程、养生养护养老等,都是东中西部地区市场需求远未得到满足的领域。三是农业方向,特色小镇依托建制镇来发展,农业制造、农业科技、农业服务等必将大有可为,也会更容易受到政府支持,因为这是最贴近乡镇和农村的领域。
第五个主题是雄安新区。雄安定位千年大计,战略地位史无前例。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未来潜力巨大。
目前雄安新区的”1+3+54″规划体系已逐渐清晰,预计在2018-2020年会进入大规模集中建设期。具体进程方面,根据中央部署,到2020年,雄安新区对外骨干交通路网将基本建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雏形初步显现;到2030年,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城市。
而具体投资方面,有3个投资机会:一是区域内具有土地资源储备的相关公司,土地储备升值潜力巨大,公司最为受益。二是区域基建链,雄安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大规模基建必不可少,当地的基建链公司会充分受益。三是后期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相关的试点机会。
第六个主题是美丽中国。这个概念是在2012年底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之后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设定了在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时间表。它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以及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过去的高速粗放式发展使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差,大家体验最深的就是雾露,经济发展了,但出门却要戴口罩了。相信那时候近乎每个人都希望蓝天是蓝天,空气是新鲜的空气。面对这个诉求,我们也看到了国家越来越重视绿色生态了,一系列环保政策不断推进。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长期重要国策,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三个十条”,也就是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对相应的污染提出了治理的时间规划,还有全国人大须布了“新环保法”等等。除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顶层方案,还有很多具体落实层面的,比如大家可能有所耳闻的环保限产。今年4月,环保部正式更名为生态环境部,5月又召开了7年一次的全国环保大会,定位生态文明是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总结来说,这是个确定性的长期政策主题机会。
落实到具体投资,美丽中国的核心有3个方向,一是能源结构。比如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供给等,要促使非化石能源逐步成为重要能源,这样就会对非化石能源、电动汽车和天然气领域形成利好。二是限污。落后产能出清改善行业的供需关系和调整价格等。这也就会对基础材料、化工和环境监测方面造成影响。三是治污。也就是修复已经污染了的环境,比如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和固废治理。
总结一下,我们在国企改革,粤港澳大湾区后,又讲了4个主题。第三个主题是军民融合,军转民与民参军领域值得关注。第四个主题是特色小镇,空间大而且明确,政策红利稳步推进。第五个主题是雄安新区,千年大计,不容忽视。第六个主题是美丽中国,能源结构与环境治理值得关注。
第七个主题是乡村振兴。农村、农民和农业这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而乡村的经济不发达,人口不断流失,生活设施不方便等也使其逐渐消沉,成为沉默的市场人群。而无论是有差距就有发展空间,还是兼顾公平带动后富考虑,乡村这块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们具体来看下这个过程。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是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后来稳步推进,并与精准扶贫相辅相成。2017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就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业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而目前,也就是今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都有先后提出和强调了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9月26日,国务院还出台了第一个5年规划,为具体落地提供了方向。几天后,财政部也提出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这也为其发展提供了财政资金支持。也就是说,乡村振兴已经到了具体落地的阶段了。
根据规划中的5个细化指标,后续政策的着力点会更明确,可能有3个方面的投资机会,一是农业科技。粮食综合生产率以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这两个指标提升的背后是生物育种以及化肥效率等技术的突破。二是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需要农业机械化运作,智能农业发展。三是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这个指标预示着农村生态环境以及休闲旅游业有望迎来利好。
第八个主题是一带一路。2013年10月,习主席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此,“一带一路”就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地球人都知道了。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这五年来我国的带一路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根据商务部统计, 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了7.4万亿元,占全部贸易的比例为27%,比2013年的25%有所提升。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443亿美元,维持双位数的增长。
一带一路的定位、性质及背后的逻辑,我就不赞述了。在当前中美贸易纠纷持续升级,全球商业环境动荡的背景下,保证一带一路的战略定力可能尤为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有所差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在美国孤立主义抬头之际,有助于对冲风险,开拓新的贸易渠道。此外,基础设施联通和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引擎,对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化解债务风险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而落实到具体投资上,重点可放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项目上,比如高铁、核电和基础设施等。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9年4月召开,明年初这一主题的热度可能再度升温。而这主题在今年18年春季时也获得了巨大涨幅,其中重点公司如天山股份、厦门港务和北方国际在2月至4月底的区间最大涨幅达到64%、46%和32%。其中,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是其核心催化剂。所以,若以史为鉴的话,到时候这块值得大家的关注。
第九个主题是健康中国。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包括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和医疗服务等内容。我们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再多的财富都等于0。
而无论是人为的毒奶粉、假疫苗等,还是客观的看病难,普遍亚健康等,都揭示着目前中国国民健康问题的严峻性。而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此外,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这就预示了医疗服务和健康需求是未来巨大的刚需。但是以目前水平看,却远不能满足这个需求。目前中国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不到5%,发达国家占比是10%以上,差距很大。所以也看到,国民医疗健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后来甚至还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在2020年要超过8万亿,2030年要超过16万亿,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近几年,健康医疗行业的支持政策也是不断涌现给大家带来利好,比如仿制药一致性预期,医保的药品名录扩容等,这就基本解决了“我不是药神”中的天价药问题;还有很多通过金融扶助、场所保障、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养老产业的政策。
而健康方面的投资机会,有三个值得关注:一是医疗产业。医疗资源建设、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大数据等都会有所发展。二是和老龄人口相关的养老产业。三是健康消费方面的产业如保健、户外运动、食品安全、新型功能饮料等。
第十个主题是科创企业。2018年11月5日,习主席在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增量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而受这消息刺激,二级市场创投概念股集体大涨,如创业黑马、九鼎投资、鲁信创投等。接连几天,创投板块的股票持续上演涨停潮。有投资它们的朋友应该都收获颇多。而其中的原因是,科创板的推出对于整个创投行业和创投机构来说是个非常重大的利好。在过去,创投机构投资的很多新科技企业一直受制于传统IPO门槛而无法上市或要等很久才能上市,但之后却可以更便捷、也更容易地通过IPO来退出获利了。试点注册制后,科创板有望变成真正的中国版纳斯达克。
除了对创投行业的利好外,科创板的试点注册制,其实更多是政府与监管层对新经济产业支持的一种重要体现。鼓励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税收减免、产业基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一系列政策大礼包加速推出,科创板更是为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渠道和便利,简单说就是,未来能上科创板的新经济企业会大有可为,短期备受瞩目。虽然目前在A股它们还没有标的,但由于很重要,且预期前期标的也不多,所以在这也放入政策主题一起说了。目前潜在标的大概率是以已进入IPO辅导阶段的公司为主,并且主要集中分布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这五大领域中。届时值得关注。
总结一下,在国企改革,粤港澳大湾区,军民融合,特色小镇、雄安新区和美丽中国后,我们介绍了最后剩下的4个政策性主题。第七个主题是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和休闲农业较好;第八个主题是-带一路,中国传统优势领域会有机会;第九个主题是健康中国,医疗、养老和健康消费潜力巨大;第十个主题是科创企业,科创板推出,创投公司迎来利好,未来的科创企业值得期待